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,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。敬亭山原名昭亭山,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,改称敬亭山,属黄山支脉,东西绵亘百余里,大小山峰60座,主峰名一峰,海拔317米。南齐诗人谢眺《游敬亭山》诗有“兹山亘百里,合杳与云齐,隐沦既已托,灵异居然栖。”的描绘;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,且留有“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
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。——《独坐敬亭山》这是李白最脍炙人口的关于敬亭山的诗,相信许多人也都是因为李白的这首小诗,记住了敬亭山,也知道了宣城这座小城。除此之外,李白还写过很多首关于此山的诗。实际上,在李白之前,他的偶像谢眺就写过《游敬亭山》,留下了兹山亘百里,合杳与云齐,隐沦既已托,灵异居然栖的句子,开创了山水诗的新风。李白先后7次登临,写敬亭山的诗有45首,其中《独坐敬亭山》成为千古绝唱。
在李白之后,大概由于一代诗仙太白的示范性影响,历代文人追寻谢、李的足迹,纷纷上敬亭山挥毫泼墨,自唐至清,有300多位书画名家在此留下近千篇作品。中晚唐的白居易、杜牧、韩愈、刘禹锡、王维、孟浩然、李商隐、颜真卿、韦应物、陆龟蒙,宋代苏东坡、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范仲淹、晏殊、黄庭坚、文天祥、吴潜,元代贡奎、贡师泰,明代李东洋、汤显祖、袁中道、文征明,清代施闰章、石涛、梅清、梅庚、姚鼐等,相继来到敬亭山。这是一份几乎把唐宋之后的文人一网打尽的名单,里面个个都是光芒闪耀的名字,他们以自己擅长的方式面对敬亭山或歌或咏,或文或画。正因为历代咏颂敬亭山的诗文记画数以千记,此山也被称之为江南诗山。
陈毅同志曾经写过一首吟咏敬亭山的诗篇:敬亭山下浆声柔,雨洒江天似梦游;李谢诗魂今在否,湖光照破万年愁。
敬亭山原名昭亭山,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,改称敬亭山。它位于宣城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,此山并不高,海拔317米,奈何名气实在太大!盛名之下,如果你来到敬亭山下,可能真的会有些许的失望!记得在大学上古代文学课的时候,一位来自宣城的教授就曾发出感叹,表示不明白曾经云游四方的诗仙李白为何会对敬亭山相看两不厌,因为它在皖南确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座小山而已,或许是历史变迁,让敬亭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?但我想在短短的一千多年中,似乎不应该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,我觉得更重要的也许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使然!说到为何李白对敬亭山有如此独特而深厚的情感,这恐怕还与武则天的孙女,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玉真公主有关。
唐玄宗有两个同母妹妹: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。
两个公主都在很年轻的时候,自愿做了女道士。唐朝女权思想走强,一部分女孩不愿意嫁人,宁愿单身,过更为自由更多选择的爱情生活,女道士就是比较体面的身份掩饰。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,宛如沙龙的女主人。还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,躲一年半载的,再重新配人。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时候,因一母同胞的血缘关系,对妹妹玉真公主更加宠爱。玉真公主经常云游四方,她在王屋山等地拥有多处壮丽道观;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,还有诸如玉真观、安国观、别馆、山庄、旧居等大型别墅。此时在玉真公主的周围,便出现了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。当时,出现在玉真公主别墅中的最著名的男人,便是诗人李白。此时,李白结婚不久就到长安谋求仕途,期间曾经住在玉真公主的别墅里。
为了自己的仕途,李白曾娶过退休宰相的女儿,但是不久这位相府的千金就死了。于是,他又娶了另一位退休宰相的女儿。李白通过这位妻子,结识了当时长安城的许多名媛贵妇,但对他的仕途都没有多大帮助。直到他认识了玉真公主之后,才使他的仕途之路,有了柳暗花明的转机。李白三十岁以后的人生,跟玉真公主都有若隐若现的联系。玉真公主喜欢前往名山访道求仙,炼丹磕药,李白恰好在少年时也喜欢这个。玉真公主去过的名山,从李白诗里看出他大都去过的。十二年后也就是天宝年间,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,唐玄宗宣召李白入京封他为翰林学士,并曾有御手调羹,龙巾拭吐之宠,这位大诗人喜得仰天大笑出门去,自信我辈岂是蓬蒿人。起初,唐玄宗对玉真公主的这位密友非常客气,甚至亲自拿调羹给他夹菜。
但李白毛病不少,一是太狂妄、二是好喝酒,整天醉得昏天黑地,天子呼来不上船,公主恐怕也未必叫得动他。后来宰相李林甫进谗言,李白不久就被赐金放还,这样,就让李白彻底丧失了做官的热情和希望,只好云游四方专心做一名诗仙了。此时玉真公主并不同意李白被赐金放还,在的啊说不动唐玄宗的情况下,赌气地散去了家产,辞掉公主的名号,并离开京城远去安徽宣城修道。
李白终其一生,都对玉真公主充满爱慕之情。在宣城,李白写下了千古流传的《独坐敬亭山》,当时,玉真公主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炼,所以李白对着敬亭山,终日心驰神往!李白还有诗:常夸云月好,邀我敬亭山。
五落洞庭叶,三江游未还。相思不可见,叹息损朱颜。这其中的相思之情,不可谓不深!然而,太白性情太狂放,似乎也不是可以终身相托的人。同样,玉真公主既然出家做女道士,想必也是个不喜欢受拘束的人。晚年的李白,没有了愤怒只有超脱和淡泊。公元762年,玉真公主死于敬亭山,终年七十一岁。同年,李白病发,在安徽当涂县去世,终年六十二岁。
|